为深入推动“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筹资项目资助计划”实施,7月2日至3日,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主管赖妙妙、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杨维东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文慧等专家团队,赴学校开展"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筹资项目"专项考察。该项目由腾讯公益联合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,我校教育基金会联合建筑学院联合申报并获得首批项目支持,促进我校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。

7月2日,专家团队首访交大犀浦校区。在校友工作管理办公室(教育基金管理办公室)副主任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彭燕、图书馆副馆长夏显波陪同下,参观了学校图书馆,了解学校校史及考察校园环境。彭燕介绍,峨眉校区地处四川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峨眉山,犀浦与九里校区位于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的成都,这一地理优势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研究基础。

次日,专家团队前往项目重要实施地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进行实地考察。峨眉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郑简平、校友工作管理办公室(教育基金管理办公室)副主任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彭燕、建筑学院教授宗桦等陪同考察并座谈,座谈会由彭燕主持。

会上,郑简平首先代表校区对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。他表示:峨眉校区全力支持“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筹资项目”的实施,该项目不仅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,更是提升校园生态价值、服务师生科研教学的宝贵机会,对建设绿色校园、培育师生生态素养具有长远益处。”
随后,建筑学院宗桦教授向专家团队汇报了项目核心任务与规划。她表示,当前核心任务是系统摸清峨眉、九里、犀浦三个校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,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图文并茂的校园生物多样性数据库。该数据库不仅服务于校内环境教育与管理,还将为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(峨眉山)及全球热点地区(成都区域)的科研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支撑。
7月6日,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在峨眉校区明诚堂礼堂举办了主题为“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”的科普讲座。讲座吸引了校区百余名师生校友参与。宗桦教授结合项目调查的初步发现,生动讲解了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及其保护意义,讲座后还特别安排了植物标本制作体验环节,让参与者通过亲手实践,近距离感受植物多样性的魅力,深化对生物保护的理解。此次活动有效地将项目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实践,提升了项目在校园师生中的影响力与参与度。

此次系列交流、考察及科普活动,有效促进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、研究机构与项目执行高校间的深度沟通协作,并向校园师生积极传递了生态保护理念。项目的持续推进,标志着西南交通大学在履行生态责任、建设绿色校园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。